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為實行獨裁統(tǒng)治,在南京實行嚴酷管治,建立了龐大的特務組織,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南京活動特務有8000人之多。在如此艱險的生存環(huán)境下,中共南京地下黨員冒著暴露的風險,千方百計獲取情報,了解和研究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政治、軍事、經濟動態(tài),及時報告上級組織,為南京的解放和城市接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些無名英雄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來自于同一個王姓大家庭,戶主名叫王達五,他開設的私人診所是黨組織的秘密活動地點,他的長子王嘉謨、次子王嘉猷、三子王嘉訓、四子王嘉言、王嘉謨之妻傅積嘉共5位成員都投身隱蔽斗爭,組成了一個“地下家庭黨支部”,不畏艱難、不怕犧牲,夜以繼日地戰(zhàn)斗在敵人的心臟。
秘密成立“地下家庭黨支部”
1948年,中共南京市委為接管大城市開展了一系列調查研究,特別是在國民黨50多個機關的100多名地下黨員,均參與到秘密調研中來。大量情報資料和調研材料于1949年3月前送達總前委司令部,后編入作為接管依據的《南京概況》。
在這些秘密調研中,摸清南京范圍內國民黨各級機關的地情資料和隸屬情況顯得十分重要。由于檔案資料分散在各個機關中,如果集中人手進行調查、核實和整理,很容易被軍警特務發(fā)現。市委書記陳修良在與公務員工作委員會書記王嘉謨商量后,決定在王家成立家庭黨支部,并將王嘉猷由上海調回擔任黨支部書記。1949年1月,經中共南京市委特別批準,家庭黨支部成立,成為黨在特殊歷史條件下采取的一種特殊組織形式。為方便工作,家庭黨支部在成立后將活動地點搬遷到王家親屬位于丹鳳街石婆婆巷12號的住宅,這里與他們戶籍登記地“福音里3號”相比,是一座具有獨門深院的洋房,更具隱蔽性。
傅積嘉在回憶文章中寫道:“國民黨南京地政局擁有完整的產權登記冊和地籍圖,保存在檔案室。中共地下黨南京市政府支部書記陳其福通過檔案室管理人員濮齊民從檔案室中秘密取出所需圖冊,由陳其福經測工王景棟和王建林兩位地下黨員,裝在圖桶內,分批背出大門,再由陳其福將圖冊交給王嘉謨帶回家。依據這些檔案材料,再進行實地核查。王嘉猷、王嘉訓、王嘉言3人負責外勤,走街串巷,實地核實。弄清了國民黨中央和地方機關的平面布置。‘家庭黨支部’每晚集中活動。對照地籍圖、登記冊和其他支部提供的情況及白天外出調查的結果,由負責內勤的我用紅藍鉛筆修改地籍圖、更正登記冊。核實過的圖紙通過林徵同志上交給地下黨南京市委。”
順利完成國民黨政府機關及房地產接管工作
此后,家庭黨支部在公務員工作委員會的領導下,以及各系統(tǒng)中共南京地下黨員的配合下,主要完成了兩大項工作:一是在實地調查核實、不斷修正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按地塊劃分的國民黨各級機關地籍圖和登記冊;二是考慮接管工作的需要,又按照組織系統(tǒng)分類,整理出一套國民黨機關隸屬關系及地址明細表。由于有了這兩套資料、圖表,南京解放后僅一個月就順利完成了對國民黨政府1191個機關單位及1930處房地產的接管工作。
王家家庭黨支部每名成員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每當召開秘密會議時,王家全家都會各負其責,或擔負警戒工作或提供后勤保障,也正是因為這個革命大家庭具有堅定的革命信仰和豐富的斗爭經驗,才使得他們擔負并完成這一艱巨的特殊任務成為可能。
還有很多從事隱蔽戰(zhàn)線斗爭的勇士,正是由于他們工作得力,措施得當,才先后打入到國民黨國防部二廳、聯勤總司令部、海軍總部情報處、京滬杭總司令部、國民黨保密局、美國駐華大使館等數十個關鍵部門,在國民黨政府眼皮底下巧妙、機智地獲取大量極有價值的軍事、政治情報。與此同時,為配合人民解放軍的戰(zhàn)場攻勢,還先后策動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空軍B-24型重型轟炸機、南京警衛(wèi)師——九十七師以及江寧要塞等部隊起義。這些隱蔽戰(zhàn)線工作瓦解了國民黨陣營、保護了城市和人民資產,為奪取解放戰(zhàn)爭偉大勝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來源: 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辦:焦作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焦作市城鄉(xiāng)一體化示范區(qū)) 承辦:管委會辦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電話:0391-3563650 傳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區(qū)神州路 郵編:454000
豫公網安備 41081102000279號
ICP備案號:豫ICP備0502688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41089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