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事務局高質量推進全區就業工作 一是積極收集轄區企業空崗信息,定期向社區發布就業崗位、登記求職信息,常態化組織社區微型招聘會以及大型招聘會,以高質量充分就業星級社區創建工作為契機,推出就業服務下基層“筑基活動”,在8個社區建設首批就業服務站,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為社區居民和企業提供智能便捷的公共就業服務;二是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站,建設線上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平臺、線下“小而精”的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站,全面提供人才招聘、人才引育、就業創業等服務;三是結合“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組織社區居民、農民群眾參加各類技能培訓,提供創業貸款、開業補貼等各項創業扶持。今年以來,開展技能培訓80期惠及群眾2959人,為20余家企業提供面對面招聘、補貼政策咨詢等服務;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3場,提供視頻剪輯文員、機修、普工、網約車駕駛員等就業崗位3450余個,接受咨詢2000余人次,達成就業意向700余人。(社會事務局王亮)
城建中心開展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 聯合飛天時代華庭、理工大帝湖灣、電業局小區等住宅小區的物業公司,針對小區內高層建筑的消防通道、地下車庫、電動自行車停放點等重點部位、重要設施進行常態化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建立臺賬,立行立改。截至目前,發現問題50處,均整改到位。(城建中心張博)
農業農村中心加快推進背街小巷硬化工作 建立區鄉村三級協作機制,選派黨員代表、群眾代表、村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組建施工質量監督小組,通過召開黨員會、群眾代表會等形式,引導村民主動清理背街小巷場地;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工期,不定期督導檢查,通報進度,推動背街小巷硬化任務高標準完成。全區計劃完成36個村背街小巷硬化任務,目前已完工9個村,完成119條5.6萬余平方米背街小巷硬化任務。(農業農村中心許燕)
李萬街道開展防汛工作 筑牢安全防線 建立主要領導總攬、分管領導包村、村(社區)兩委干部包段的三級分包責任制,編制街道、村兩級防汛應急預案;按照“分級管理、保障急需”的原則,清點、配齊防汛應急物資設施設備,逐一登記造冊,指定專人管理;利用微信群及時發布雨情汛情預警信息,通過預警發布、人員轉移、應急搶險等防汛科目演練,提升干部群眾應急處置能力;拉網式摸排低洼危房區、老舊小區、危舊養殖小區、地下停車場等重點場所、重點區域,對摸排出的隱患點、易澇點專人監測,及時整改。截至目前,已開展防汛演練6次,補充防汛沙袋1萬條、彩條布6卷;排查重點場所29個,發現隱患問題11處,已全部整改。(李萬街道董鑫宇)
我區扎實開展農村移風易俗工作 宣傳中心: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月”活動,發揮村民自治、“紅娘”和文藝演出三支隊伍作用,探索創建文明積分制度,打造北李萬村易風亭宣傳長廊,引導群眾自覺除陋習樹新風。陽廟鎮:開展“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活動,利用電子屏幕、微信公眾號、入戶走訪等方式,發放文明婚嫁倡議書,組織文藝隊伍編寫、演出體現文明婚嫁、抵制高額彩禮的戲曲;摸排統計各村單身適婚青年,搭建交流平臺,完善《紅白理事會章程》,對村內婚嫁彩禮、禮金、宴席等事宜提出量化標準,使文明婚嫁觀念深入人心。蘇家作鄉:各村成立移風易俗工作小組,建立完善“一約五會”制度,將有威望的“說話人”納入紅白理事會,加強對農村紅白事監管;利用寨卜昌紅色教育基地的“紅色宣講團”,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講,通過“文藝表演+理論宣講”的方式,讓新時代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有生氣、接地氣、聚人氣。目前,發放宣傳單頁及問卷320余份,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講7次,惠及群眾300余人;在各級媒體刊發新聞稿件74篇,制作原創短視頻5個,累計閱讀量1萬余次。(宣傳中心禹琪、陽廟鎮張志鵬、蘇家作鄉李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辦:焦作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 承辦:管委會辦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電話:0391-3563650 傳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區神州路 郵編:454000
豫公網安備 41081102000279號
ICP備案號:豫ICP備0502688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4108900001